Menu
Super User

Super User

蘋果日報 專題報導 23/6/2017

蘋果日報 專題報導 23/6/2017

按此進入網頁:【無家女孩】滿18歲無宿舍收留 或需輟學租劏房

一個十來歲、有心向學的孩子,竟被迫輟學四年,一般家長恐怕無法想像。更令人不敢想像的,是這位化名Queenie的女孩原來無處容身:「自小就面對爸媽失蹤,很難不懂事。」
現住在非牟利慈善機構「關愛之家」,終於得到家庭溫暖。關愛之家署理中心主任黃晶瑩說,「當大家同樣中五,年紀一樣,但我們(機構)的女孩喺度煩緊有無屋住嘅時候,隔離位嘅同學,只不過煩緊一對名牌波鞋去邊度買,佢哋好難同同年紀嘅人,有一個很真實、深刻嘅交流,因為兩者煩腦嘅嘢,完全係兩回事。」

記者:鄺頌婷、賴今銘 攝影:朱家駿、彭志行 剪接:魏利民Queenie今年17歲,卻仍在唸中三,皆因她有整整四年完全沒有上學:「自小爸媽已分開,跟著嫲嫲姑媽,直至小二升小三的暑假,爸爸突然回來接我到內地;當時身邊所有朋友也有爸媽照顧,自己當然希望有啦。起初也不錯,但後來後母對我不好,本來有書讀,但過了數月後就沒有再上學,她要我幫忙做家務、湊細佬妹,更不給我吃飯。」終於,Queenie撥了一個電話給嫲嫲姑媽,然後離開爸爸,回到香港。本來跟隨爸爸,卻浪費了四年時間, Queenie說:「回港讀書的日子也很辛苦,因課程很難追得上,特別是英文。」爸爸間歇性失蹤,令Queenie居無定所,最後經社工轉介,來到「關愛之家」繼續生活及學業,「很多宿舍,都不可以讓你長住,住一兩年就要搬走;來到關愛之家,會有一些安全感。」不過她卻再次面對居住問題,黃姑娘表示「關愛之家」收留的對象,主要是年齡介乎 14 至 18 歲,就讀中學的少女,成年後,就要被轉介出去。Queenie快將18歲,除了努力讀書,還要面對大有機會流離失所的情況。「現在很多青少年都是住完宿舍,就沒有地方再住,公屋又未排到,他們多數都要住劏房,但其實劏房也很危險,尤其是一個女孩的話。」「當年不是進入關愛,我想我應該學壞了。」Queenie說。「讀小六時,有些師兄朋友會加入黑社會,也跟他們出去玩,飲酒食煙都試過,不過剛巧那段時期就入了關愛。」進入了一個避難所,也不代表問題解決,起初同樣需要適應時間,「初初真的會崩潰,但我又不可說出來,要假裝很冷靜,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,甚至有人問,我也隱藏得很深。」年紀輕輕,Queenie面對的問題卻很沉重。黃姑娘透露,「關愛之家」可以做到的,也是因應不同女孩的困難,然後再去幫她們,「今時今日的家庭困難真的層出不窮,除了居住問題,18歲後何去何從呢?有沒有穩定的住宿可給她們?所以我們也開辦了『延愛之家』,收容18至24歲的女性,提供兩年住宿期;但我們也沒能力再去幫她們下一步,這是現時所面對最大的困難。」 

Read more...
蘋果日報 專題報導 22/6/2017

蘋果日報 專題報導 22/6/2017

蘋果日報專題報導 22/6/2017

按此進入網頁: 【無家女孩】飄泊17年靠宿舍湊大 20歲女:想住到嫁出去

 

Mani(化名)今年20歲,外表與一般少女無異,臉上總是掛著笑容,感覺活潑樂天。誰又想到,她經歷了17年無家可歸的飄泊歲月,內心脆弱不安?「其實每個人都有佢哋唔同嘅故事,但係我哋共通點就係同樣唔可以番屋企囉。」提到女子宿舍的舍員們,Mani無奈地說。因為家庭問題,她現居於專為18至24歲女孩提供住宿服務的「延愛之家」,總算暫得安穩;然而她快將超齡要搬離宿舍,對一個無家女孩而言,這是否另一次殘酷打擊?
記者:陳麗賢 攝影:邱仲權 剪接:魏利民

 

Mani生於單親家庭,才唸幼稚園,爸爸便把她交給不同朋友照顧,試過被寄住家庭的孩子欺負,感到十分無助。直到11歲,爸爸終於將她送去兒童宿社,打後3年斷絕聯絡。「自從我離開咗嗰一刻開始,爹哋就已經無再畀任何嘅洗費我。」Mani傷心地說。「有唔開心嘅感覺囉,點解我唔可以同爹哋一齊住,點解我爹哋會唔要我?」可惜,Mani的疑問永遠沒有答案。

因為香港青少年宿舍宿位有限,9年內 Mani被迫搬過4間宿舍,令她成長過程欠缺安全感。幸好,像「延愛之家」這些宿舍都有充滿熱誠的社工和義工家長,加上友善的舍員,令她一嚐渴望已久的家庭溫暖。「即係好似所有人都好關心你咁,有一次我胃痛,好唔舒服,痛到我喊。跟住啲舍員已經係幫我執好晒野,仲話:『我而家即刻同你去醫院啊!』」一班「家人」也會互相傾訴心事,甚至徹夜長談而不覺累。

對Mani而言,宿舍甚至變成她的「根」。她笑著說:「你離開個屋企都係因為你嫁人吖嘛。可能我25歲結婚,咁我25歲就要離開呢個宿舍,呢度就係我新郎接我嘅地方囉!」對於無家少女而言,能夠在宿舍「家人」見證下出嫁,也是一種福氣。

可惜Mani今年已經20歲。按照「延愛」規矩,舍員一般只可以住2年,而且年齡不超過24歲。換句話,她一年多後便要離巢獨自生活。「我啱啱先搬入嚟呢度無耐,我而家已經好徬徨喇。」Mani無奈地說。「點解我唔可以喺熟悉咗嗰個地方、建立咗歸屬感、建立咗感情嘅時候,我唔可以繼續喺度住?(搬家)對我自己心靈上,都有一定創傷。」

為了準備未來租樓開支,她連學業都要放到一邊。「好想去讀書,但係因為自己根本負擔唔起,跟住就無咗呢個機會。」即使比同齡少女成熟進取,但她既沒大學學歷,也沒專業資格,收入是否足夠應付生活?「延愛之家」署理中心主任黃晶瑩認為,現時「租劏房」起碼要5千至6千港元,等於這樣一個女孩一半人工:「咁佢以後點樣可以繼續去改善自己嘅生活?」即使輪候公屋,亦難解燃眉之急:「佢而家咁嘅狀況起碼要維持7年,先有一個希望上到公屋。呢個7年就會好艱難。」

黃姑娘續指,這些無家的年輕人其實需要政策支援:「如果政府可以幫到一班無屋企嘅年輕人,去畀到一啲宿位佢哋去繼續完成學業,我覺得對佢哋嚟講都好重要。」

Read more...
蘋果日報21/6/2017 蘋果日報21/6/2017

蘋果日報 專題報導 21/6/2017

 

蘋果日報 專題報導 21/6/2017

按此進入網頁:【無家女孩】家庭問題無家可歸 大學生竟不獲宿位

 

 「好早我就知道同人講係冇用架,唔會有人幫到你架。」Jenny(化名)說。你快樂過生活,她拼命去生存,但如果連生存也成問題,談何生活?香港有些青少年因各種家庭困難,莫說好好讀書,連基本住屋都成問題。
記者:鄺頌婷、賴今銘
攝影︰彭志行
剪接:魏利民

Jenny,今年升讀大學三年級,但過去十年,她也過得很不快樂:「小時候,以為大姑媽才是我媽,去到小學一、二年班,意識到我還有一位哥哥和一個爸爸,所以一直與爸爸關係不太親。」Jenny的母親很早便離世,父親因經濟問題未能照顧一對子女,因此她自小要跟隨親戚生活。「大姑媽是很傳統的家長,管教很嚴,例如考試或者默書測驗拿不到一百分,就會『打到痴線』。」

家教嚴厲,令Jenny自小與藤條共存,就連兩位表姐也對她施以體罰。「因她們真的打得我很要緊,算是高壓教育,打就用藤條,有時會用其他東西,但又不是很明顯、很誇張的傷痕,過程是非常不開心。」有情緒問題的大姑媽、兩位嚴厲的表姐和不負責任的父親,導致Jenny的童年成長,留下一道道痛苦卻不著痕跡的陰影。

「我成日都問點解,但係我阿嫲成日都話,算啦忍下啦。」就是這一句話,Jenny啞忍了十年,「我只有『收收埋埋』,與其他人交流只會很表面,或者可以說沒有太多朋友,因為沒有『傾得埋』的朋友,老師更加不會理,我當時也不知道可以向社工反映,到了小三,我才向社工提及過,不過他亦沒有做任何事,直至升中四,大姑媽情緒病嚴重了,終於肯見醫生和社工,社工和我做家訪,才真正說出來。」

最後Jenny經社工轉介,兩年前搬入專為有家庭問題的少女而設的「延愛之家」,認識了負責人黃姑娘(黃晶瑩)。據黃姑娘解釋,女孩子一般可在「延愛」入住兩年,問題是部分人住到期限屆滿,仍無法覓得安身之所:「在延愛之家的女孩,完了兩年住宿,她們還是未有能力出外租劏房,或者公屋亦未能排到,我們也欠缺能力再幫她們下一步,這是我們面對的最大難題。」

而Jenny的遭遇又更為曲折:勤奮向學的她,中學畢業後先升讀大專院校,再順利銜接本地大學;滿以為入大學有宿舍可住,不料宿位安排又生變掛:「住了兩個學期,即一年,如果能夠住到畢業,或可儲夠錢再租屋住;但原來整個住宿制度,是對為生計奔波的人非常不友善,『我以為無屋企嘅人係優先住,但原來事實唔係』。」

結果入學首兩年,她要找大學輔導員協助,才勉強得到宿位。如今剩下兩個學年,能否再入宿仍是無知數,隨時未畢業已經要『瞓街』:「總之有一撻地方比我住,可以沖到涼,瞓到覺就夠架喇。」別人看來卑微的願望,但對像她這樣的無家女孩而言,卻異常奢侈。

談到面對無家女孩問題,黃姑娘認為除了政府應該正視,大眾亦可替她們稍為分憂:「或者你鄰居有年青人,正經歷家庭困難,日嘈夜嘈。大眾會不會都對年青人或者這些家庭,也多一點關心呢?若鄰舍支援多一點,其實未必需要很多社工;還有,是否所有東西都一定要到了某個情況就『外判』出去?就好像電影《一念無明》所說一樣。」

Read more...
認識異地文化

認識異地文化

印度義工來舍教我地玩大笑瑜珈!而且為我地準備印度特式食品,讓延愛之家的舍員認識異地文化。
但誓估唔到,冷氣壞了,大家熱住黎哈哈哈大笑,相信立即消耗好多脂肪???
好感謝義工同我地熱住黎玩⋯佢地既熱情真係值得嘉許!???

Read more...
尖沙咀扶輪社活動

尖沙咀扶輪社活動

Bonjour~多謝尖沙咀扶輪社的社友今朝一早抽時間來家舍教舍員做甜品,又教我地摺餐巾、講法文,享受一個歐陸風味既早上Merci beaucoup~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Read more...
關愛日暨何桂萍修女榮休慶典

關愛日暨何桂萍修女榮休慶典

一年一度「關愛日」於2016年12月10日完滿結束,今年「關愛日」別具意義,因為我們的創辦人兼行政總監何桂萍修女本年度榮休了! 因此,本年「關愛日」特別安排於青衣聖多默宗徒堂舉行,讓支持關愛之家的朋友、舊同事、舊舍員及其家人為何修女祝賀。當日有接近200人到場支持,很多「關愛之家」的「老友記」也有出席。場面壯觀又溫馨。舍員各人精心準備禮物和表演送給修女。
我們衷心感謝何修女多年來全然獻身建立「關愛之家」,幫助眾多因家庭問題而無家可歸的少女獲得照顧關愛,讓她們得以在人生中重拾信心和希望,重新起步。何修女於退休後仍然會擔任關愛之家永遠榮譽顧問一職,繼續支持家舍的工作。銘感何修女的教導,我們定會齊心努力延續她的關愛工作,祝願何修女在榮休後得享更豐盛的生活。

 何修女帶頭巾,問你見過未?

 

 又有自製道具讓大家影相! 

感謝謝凌潔貞女士亦到來祝賀

_

感謝福頭老師來為大家帶領唱「關愛之歌」! 大家都好開心

切燒豬~真開心!

 

Read more...
Subscribe to this RSS feed